ANTI MONEY LAUNDERING

反洗钱专栏

金融犯罪案件呈现五大特点

2024-03-12

       202414日,北京市朝阳区检察院召开新闻发布会,发布第八辑《金融检察白皮书》,梳理该区2023年金融犯罪案件情况,并分析总结案件特点和发案趋势。

整体情况

       2022121日至20231130日,朝阳区检察院共受理金融犯罪案件7731809人,其中受理审查逮捕案件4001011人,受理审查起诉案件373798人。2023年受理的金融犯罪案件数和人数与2022年同期相比上升了12.4%23.8%。案件类型上,从罪名来看,受理的案件主要集中在非法集资类犯罪(主要指的是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和集资诈骗罪)、非法经营(金融业务)罪、洗钱罪、信用卡诈骗罪等。其中,非法集资类案件数量为717件,仍居于首位,受理数占同期金融犯罪案件受理数的92.8%

       随着检察机关反洗钱力度的不断加大,洗钱犯罪案件持续呈上升趋势,受理案件数1457人,较2022年同期涨幅超130%;部分罪名呈现逐年大幅下降趋势,保险诈骗案件受理数512人,自2022年起连续两年降幅均超50%。认罪认罚从宽制度适用率逐步提升,审结的金融犯罪案件798名被告人中有718名自愿认罪认罚并签署认罪认罚具结书,认罪认罚从宽制度适用率达到89.99%,追赃挽损金额数亿余元。

案件特点

       一、非法集资类案件宣传名目花样百出,追赃挽损难度进一步增加。

       二、非法经营金融业务犯罪呈现多发趋势,作案手法不断“进阶”,具有产业化倾向。

       三、金融诈骗案件集中在信贷保险领域,案件数量呈大幅下降趋势。

       四、网络传销利用互联网传播迅速,犯罪手段愈加隐蔽,危害后果严重。

       五、洗钱上游犯罪罪名较为集中,亲友洗钱和职业化团伙洗钱“双轨并行”,洗钱手段不断升级迭代。一是上游犯罪集中在非法集资类犯罪和职务犯罪。二是洗钱主体由亲友扩展至职业化团伙,专业的洗钱犯罪团伙逐渐形成,团队成员之间分工明确,相互配合,以签订合同、支付劳务费等商业化模式为上游犯罪分子提供专业化的洗钱服务。三是洗钱手段、方式日趋多样化、智能化,随着信息网络技术进步和金融创新发展,衍生出专业网络“跑分”支付平台、证券交易、互联网交易等新型洗钱方式,传统与新型洗钱手段交织杂糅,资金转移转换异常复杂,为金融监管部门和司法机关查明资金来源、性质、去向带来极大挑战。

检察履职

聚焦提升案件办理质效,从严打击金融犯罪,护航区域金融安全。一是以量为基、以质为本,实现案件办理“三效统一”。如在案件办理时全流程引导公安机关侦查,建立与审计机构的常态化沟通联络机制,全面提升金融案件办理质效。二是依法惩治洗钱犯罪,让“罪”与“赃”无处遁形。如着重对“自洗钱”行为进行深入排查,通过对资金账户的实质审查,发掘出下游隐藏的洗钱犯罪线索。三是进一步畅通公检法沟通渠道,协同联动凝聚共识。如强化检察技术与司法办案对接协作,充分运用大数据资金穿透。

(内容摘自:最高人民检察院官网)